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消费者到底是如何做选择的呢?
    发布日期:2018/1/2 发布者:xinhan 共阅57696次

    “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比对手更有优势,产品就是无人问津?”

    “为什么花了那么多广告费,销量怎么就是上不来?”

    “为什么之前的营销手段突然就不奏效了?”

        任何企业及营销人面对以上的问题,都会一口闷血吞下胸口,好像一切的做法都是合乎逻辑的,就是得不到消费者回应,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最大的问题是失败的案例通常假设只要做了大量的市场分析、竞品调查、消费者情况,明确产品定位之后,广告投放市场就能得到消费者的强烈回应。

        但是,成功的营销案例先决条件往往是要明确消费者对商品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最后才能影响消费者做选择。

    那消费者到底是如何做选择的呢?想知道消费者如何做选择就要看消费者依据什么来做决策。

    通常消费者的决策类型为三种:

    1、习惯性:无意识,偏向个人喜好做购买决策

    2、启发性:依赖以往的经验来做决策

    3、扩展性:经过大量对比、思考过后做出购买行为

    以上这三种类型在消费者面对不同的产品类型时启动不同的决策过程,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决策思路来引诱消费选择你的产品,请往下看。

    一、习惯性

    通常消费者会产生一些无意识的购买行为,有时候连消费者自身都无法察觉,除非回头看一眼购物车才惊叹“哇,买了那么多了!”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通常是习惯性购买,对商品没有过多的挑选,完全是依赖熟悉度来做决策。

    习惯性多发生于几类商品特征下:

    对于营销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日思夜想的产品到了消费者那里竟然仅仅依靠熟悉度来做决策?

    对于新品牌要进入市场来说,更是灾难性的,难道就没有破局之道了吗?

    有的。

    1、利用消费者的条件反射机制进行喜好操纵,让消费者无意识中进行购买。

    2、利用锚定效应让消费者进行尝试。


    1. 利用条件反射

    人们通常遇到了阴雨天气心情就会格外烦躁,看到牙医,就会感觉牙酸,这是人们已经对特定的事物形成了特定的情绪反应,坏天气已经跟生活中倒霉的事情产生了关联,即使我们并不察觉,看到牙医,自然也会联想到修补牙齿的场景。

    而在品牌中,利用条件反射成功的例子有以下几个:

    “送礼,就送脑白金”

    “上火,就喝王老吉”

    “支付,就用支付宝”

    这些品牌通过长期的轰炸式广告宣传,人们已经对他们形成了条件反射,当需要送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脑白金了。

    对于已经产生习惯性购买的产品,该如何去利用条件反射机制呢?毕竟这个时候消费者的购买往往是无意识的,再多的营销口号也很难改变消费者的旧习惯。

    这种情况下,找到消费者对事物已经产生的条件反射转嫁到产品上,跟产品属性越接近的条件反射效果就越好,反之亦然。

    厨邦酱油就是利用了消费者对绿格子餐布的条件反射转嫁到产品包装上。

    大众看到绿格子餐布往往都是伴随着美味的食物出现,经过长期的经验习得,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消费者在超市看到厨邦酱油包装时,不由得想起美味的食物,自然而然会对他产生喜爱。


    2. 锚定效应

    人们通常都会受到先入为主的事物影响,这些事物就像桩子一样,狠狠的插在脑海中,之后发生相似的事情都会以桩子为参考点。

    换句话说:我手里拿着一沓钱让你猜有没有1000块左右,你可能会说一千多点或则七八百,而我说有没有200块的时候你也会围绕200来猜想,你始终都会受到第一个数字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锚定效应。

    消费者对这类经常性购买的价格非常敏感,当此类新产品想打开市场时,必须要利用消费者脑海中的锚进行旧习惯解锁。

    这时候营销人就要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通常这类型的理由是体验式、捆绑式促销,消费者参考锚之后心理上感觉占到便宜,就会愿意进行初始尝试,无论好坏都会得到心理强化,也就意味着企业只有一次打动消费者的机会,否则在市场上投再多的广告改变不了消费者的习惯性行为。


    二、启发性

    有时候,人们会依赖以往的经验总结出事物的一般原理和普遍性,在面对具有共性的事物时就容易被想起,这样可以快速让人做出决策,节省大把的时间,这种思维方式心理学上称为启发性,通常的表现形式为: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穷山恶水出刁民”

    “漂亮的女孩一般心理都善良”

    但是,这样的决策思维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没人敢保证,今年的程序员被骗婚自杀事件不是受此影响,而消费者通常启动这样的捷思决策为以下几类商品特征:

    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的时候往往是享乐主义的,可能是为了得到某种情绪体验,无论是炫耀性,还是满足口腹之欲。

    营销人面对这样的商品时候,只需要利用消费者的认知偏差,释放市场信号:

    1. 产品故事

    如果你的产品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且足够生动,跟消费者脑中已有的认知产生关联,消费者就往往愿意为此买单,故事主角可以是企业的历程、产品的制造过程、或者创始人。

    2. 产地信号

    产地营销同样也是一个强烈的市场信号,消费者经常会把具有强烈产地属性的产品划上等号,比如:

    瑞士=手表

    法国=红酒

    德国=汽车

    当产品所属的产地跟大众的某种认知产生关联,产品往往在市场上能获得比其他同类产品更高的溢价,如果消费者跟产品制造企业具有地域关联的话,甚至可以唤醒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如小米手机:

    通过唤起消费者身份与产品属性上的情感关联,但必须选择时,往往也会跟其保持一致,换句话说,“我可以骂我的母校,其他人就不行”。

    3. 代言人

    通过代言人可以改变其粉丝对待产品的态度,当代言人从正面转向负面的时候,对产品也是一种灾害。

    假设粉丝对产品是一种消极的情感,这时候偶像代言,消费者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保持心理一致性,他会改变三角中的某个方面来恢复平衡:

    对偶像的爱促使粉丝决定这款产品也很棒

    或则认为偶像因为某种原因被迫代言,否定偶像和产品的归属关系

    不再喜欢偶像

    也可以套用于鹿晗和关晓彤事件,把产品换成关晓彤后,鹿晗粉丝要不是粉转黑,要不选择原谅它并接受关晓彤,或则粉丝可以认为鹿和关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一起,否认双方的关系。

    4. 产品价值观

    人有价值观,产品也同样具备价值观,通过释放产品的价值观,来吸引具有强烈价值认同的人,一旦建立起这种情感关联,产品就会被疯狂追随。

    马丁·路德·金1963年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通过释放这种价值取向,立刻得到无数的拥趸。

    而在释放产品价值观方面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品牌:

    蚂蚁金服——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豆瓣——有人驱逐我,就有人欢迎我

     下厨房——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

     除了以上的产品信号,还有产品背书、产品包装等等市场信号……总之,在启发性决策思维下更适合释放这些产品信号来影响消费者做选择。


    三、扩展性

    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时,会采取大量的信息收集,仔细评价每一个备选产品后再做出决策,通常这些不确定往往来源于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