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爱孩子不能生气吗?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
    发布日期:2018/4/15 发布者:佚名 共阅54016次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感悟: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孩子是我们在这世上看过的最可爱的人

      此文送给所有正处于忙碌中的爸爸妈妈们。

      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很唯美的一首诗,读完之后,细想一下,这个父母不就是我吗?当我们焦躁的对孩子发脾气时,有没有倾听孩子的心声?


    么么关注:父母该不该对孩子发脾气?

       毫不奇怪,当孩子开始哭时,我们会心烦。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哭声意味着我们做父母的无能。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孩子为一点小事(比如饼干盒子空了)哭起 来,我们立刻失去了好心情,感到恼火、不安、厌倦和愤怒。我们想止住他的哭声,尽力哄他,试图说服他吃点别的,对他说饭前吃饼干是不对的。如果他还是哭, 就责备他说为这点小事哭可真傻。我们以为只要止住孩子的哭声麻烦就过去了。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注意到,情况并非如此,孩子可能会安静下来,但仍然不高兴,长时间情绪低落。打不起精神,不再信任别人。对一切都不满意,父母也为此感到气恼,整个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影响。孩子不听话,惹父母生气是很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人父母绝不可能养成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习惯。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爱孩子就不可以生气吗?如何健康地表达愤怒!

      孩子纵然有一些惹人怒的行为,在于家长生气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反应,也是对孩子不当行为作出的适当回应,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1. 表达愤怒,但不攻击人品

      尽管妈妈知道在孩子面前发火不太明智,担心自己的怒火会伤到孩子,就拼命的忍呀忍,像闷在水中不能呼吸一般,一旦爆发杀伤力极强。

      其实,能够想到去“忍”的父母,这已经是比较可贵而且精神健康的人,因为有自我觉察力,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并且抑制它。我们不是圣人,不需要为自己的愤怒内疚。

      在教育当中,必要的愤怒也是能起一定作用的。有时该生气时不生气------没有原则无底线是不是让孩子们觉得太好“欺负”了呢?

      心里有火很正常,把火发出来也不是问题,而怎么发出来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前提是:我们的情绪能够获得适度的解脱,孩子能够获得一些启示,不是去辱骂,攻击孩子的人品。

      “什么都是乱糟糟的,扒出来的玩具也不收好,一天到晚看电视,你这样我很生气,下次再不收好,我直接把这些东西从窗口扔出去。”

      这样表达生气既没有伤害任何人,也警示了孩子。不要说“你没有责任心,你这头懒猪,你不尊重别人劳动”之类的评价,只是客观陈述事实,同时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失妥当,妈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2. 情绪旋扭调到冷静

      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但家有调皮 熊孩子,发脾气和吵孩子已然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时刻准备着“灭火器”。很多时候你没有预期,小朋友们就让你火冒三丈,回头想想“多大个事呀”, 自己还那么气急败坏失去控制。

      “当我们气坏了,恨不能说出最难听的话才过瘾,真的很难在那时还能斟酌字句,口不择言是在所难免的。”

      爸爸妈妈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对马上冲口而出的难听话,象咽干馒头一样生咽下去,数个1.2.3再想想话该如何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

    3. 别在气头上惩罚孩子

      在情绪激动时,我们的理性降到冰点,在气头上说话办事多有不妥,所以别在气头上惩罚孩子。情绪的自我控制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其实很多人有这样的修养,只是大部分人把这种修养用于为人处世,却不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

      对愤怒不进行有意识的控制管理会令人对“生气”上瘾,许多患有病态愤怒和控制障碍的人觉得愤怒本身让他们觉得有优越感,其实不然,每个人暴怒的样子反而显得可笑像个白痴和跳梁小丑。

    4. 不要翻旧帐

      孩子犯错,家长应该针对当前这件事,而不要犯旧账,将以前所做的事都数落出来。例如:孩子没将玩过的玩具收好,家长应该告述他:“收拾好玩具再去吃 饭。” 而不要说:“你总是这样,玩完了就不知道首饰,真坏。”这样的语言,会弄得孩子情绪低落、失去自信心。要帮助孩子改正常犯的错误,应让他反复练习,这样往 往会有较好的结果。

    5. 不要当众责骂孩子

      有的家长总爱在众人面前责骂孩子,并且觉得无所谓,其实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影响以后的发展。孩子若有不妥之处,没有必要当中指责,家长可在与其独处时指出来,并结合一些小故事引导他改正。

    6. 培养自己倾听的耐心

      倾听一个哭闹的孩子本身并不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益,但实践起来确实不容易。要做到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我们父母也需要别人花时间来倾听我们的想 法和感受。孩子的激烈情绪会触发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也有许多话要说:比如,作为父母有多难,我们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让我们多么恼火,对孩子的担 忧、失望和希望。如果父母们之间能建立起一种彼此倾听的伙伴关系,就能满足这种需要。当我们自己信赖着一个倾听者时,我们会更好地理解孩子是怎样努力要信 赖我们。让倾听者了解我们自己有多么伤心、劳累,有助于培养我们倾听孩子的耐心,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烦恼。

      养育孩子虽然说是件幸福的事儿,但是哪个妈妈没有一肚子糟心的问题?当了妈妈就不能对孩子发脾气吗?那让妈妈如何发泄,温言细语是必须吗?就是上仙也有发怒的时候,何况妈妈们也不是如花千骨般,萌萌哒....


    对孩子发脾气后 如何示好有秘笈

      当妈妈发脾气、吵孩子之后,心里往往十分难过和愧疚,并不停自责,看着孩子的委曲样,妈妈该如何向孩子示好呢?如何缓解母子之间的关系呢?

    ~欲成功先炼内功:和自己和好

      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看着孩子受惊吓唯唯诺诺的样子,冲动过后的父母又懊悔又心酸,很多家长在“风暴”过后,都忍不住用尽方式去弥补、修复亲子关系。

      家长往往一心一意“哄”孩子,很少反思、了解自己,以至于下次同样被冲动的情绪冲昏头脑,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以“学到经验”的心态原谅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与建设性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和孩子和好分六步

      当你已经顺利地找到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且已经对下次同类事件准备好预案,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思考如何跟孩子和好?

    第一步:向孩子坦诚你的错误  

      其实,只要我们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谅我们的。家长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了,请求他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知道你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而 且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比如:“妈妈很抱歉,刚刚有没有吓到你?现在心情还好吗?”鼓励孩子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阴影。

    第二步:让孩子知道你学到的经验  

      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往往只是很笼统地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然后孩子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在求原谅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解释你这次反思学 到的经验:“妈妈再怎么生气、伤心,也不应该那样说话。如果妈妈下次说‘我很生气,因为你跟我说你要上床去睡觉,却还在玩玩具,我有受骗的感觉。’这样 讲,你会不会了解呢?”这样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第三步:问问他,你想妈妈下次怎么办  

      孩子喜欢受到尊重的感觉。当孩子确实屡教不听,而你对此又很生气的话,你不妨主动出击,保证自己下次不再随便发脾气,但是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孩子想妈妈怎 么做。“当妈妈很生气时,如果以这件事来说,你希望妈妈怎么说,你才会了解呢?”“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你不想妈妈发脾气,你要怎么做呢?”。

    第四步:下次让孩子主动提醒你  

      经过这次事件你可以和孩子来个小约定,“下次妈妈再发脾气的时候,你主动提醒妈妈‘不要生气’,好不好?”这样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伤害事件,又能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会生气,自己是不是也做错事了。

    第五步:回到事情原点,就事论事  

      孩子对于你刚才的情绪失控表示理解了,但为了避免同样的应激事件再次发生,家长就应该针对这件事,好好给他上上教育课,提醒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错了。比如: “刚刚妈妈叫你吃饭收玩具时,你说的跟做的不一样。如果再一次,你可以怎么做?不会让妈妈觉得你在骗我。”然后讨论这件事可以怎么解决,孩子也就懂得下次 该怎样做得更好了。

    第六步:谢谢孩子的原谅  

      跟孩子和好的最后一式,不忘谢谢孩子的原谅,不要觉得自己是大人就觉得影响自己的威严。你可以和孩子勾勾指头,约定彼此生气时的表达方式不能伤害自己和别人,不随便发脾气,而是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温和的父母育儿力量更强大

      其实,跟小孩子打交道是最简单和直接的,你只要放下姿态,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和颜悦色,都会受到孩子欢迎,本来可以用很大气力比如大喊大叫强逼孩子去听从却因为成人态度的友好改观而马上变得容易了。温和的态度也可以有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比父母生气,大喊,愤怒,暴躁,强逼,威胁,恐吓等的方式还要强大,是的,强大百倍,可以深入到孩子骨髓让他们信任你。

      一个人,对别人包括孩子大喊大叫,实质上在心理上对自己缺乏信任或者低气不足,有理不在声高,企图以高压态度或者大嗓门让别人听从,那是不是一种缺少方法或者担心别人不听取而不自信的表现呢?

      温和的父母才真正有力量。他们不需要费劲,用很少的气力就可以让孩子乖乖的;他们不用大嗓门,用温柔的方式就能征服孩子;他们也不会生气,孩子却反而更懂事;他们很少发脾气,孩子却喜欢归从他们;他们似乎啥都不管只看孩子们在玩闹,但偶尔一句轻声的叮咛却能敲入孩子心里……

      温和的父母才是内心上真正的强大和淡定,一切事情都在掌控中,有什么需要暴躁或者生气理由吗?偶尔的生气或大声也仅限于危险的情况下,而这种情绪却能得到孩子们的快速理解不会被吓到并马上遵从,当危险过去,平静和淡然又一如从前,在大人和孩子心里没有任何芥蒂。

    如何成为温和的父母

      1. 多和孩子相处,增进亲子感情;

      2. 做事认真严谨,更易取得孩子信任;

      3. 有理不在声高,耐心给孩子讲道理;

      4. 奉行民主,尊重孩子的想法,避免大人的思想先入为主;

      5. 接纳孩子,包括调皮和任性;

      6.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要明白父母偶尔的生气也是爱;

      7. 处理事情力求公正合理,并让孩子感觉到;

      8. 不强逼孩子做事情,多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改进点;

      9. 不因孩子小而嘲笑他,说他无知要听话,而要鼓励他并让他对将来的成长充满期待和希望;

      10. 父母加强自我修养,同时学会坚持和放弃,坚持并非固执已见,而是对事情的一种坚韧态度,放弃是一种妥协,让孩子也有成就感。

      么么结语:爸爸妈妈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看看孩子是需要关心 抚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对症下药,既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大人们生气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儿童心理学家 认为,父母和孩子维持正面,和谐的关系,孩子将会有安全感依附于你,并一起享受共处的美好时光。

      教育教的既是“人”,也是“方法”。每个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天使,需要父母付出心血和时间好好培养教导。教育的方法没有绝对,每个孩子的发展都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也没有绝对教不好的“孩子”,做为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要在不同的尝试教育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方法。

    返回华夏婴童网首页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