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及早治 预防中耳炎 |
发布日期:2019/5/16 发布者:zgytzsw 共阅47322次 |
感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在孩子身上也会常常发生,但孩子的感冒要及时治,如不及时,很容易引起其他病症,如中耳炎等,孩子们需要父母的细心照顾!儿童感冒容易引起很多疾病的,其中中耳炎就是常见的现象了。可是感冒后中耳炎的预防工作如何做呢?如何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呢?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这几天,郑先生愁坏了,也忙坏了。老婆出差在外,由他负责照看儿子,可刚照看了两天,儿子就受凉感冒了。连着吃了几天的感冒药,儿子的病都不见好转,每天鼻涕连连,擤得鼻子都又红又肿的。熬了一周,儿子的感冒可算好了,但他的耳朵又出问题了。他总是用手掏耳朵,说里面疼,还经常“嗡嗡叫”。郑先生拿出手电筒朝儿子耳朵里一照,发现里面红红的,就赶紧带他找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莹。经过检查,李莹确诊郑先生的儿子患了分泌性中耳炎。 感冒时耳朵很容易受牵连 “中耳炎不就是耳朵里进脏水引起的?可最近这孩子既没游泳,洗澡时耳朵里也没有进水,怎么会得中耳炎呢?”郑先生询问。 “他感冒了吗?”李莹问道。 “前几天,他感冒挺厉害的,鼻涕留个不停,鼻子都被他擦肿了,不过现在已经好了。”郑先生回答。 “他的中耳炎很可能就是那次感冒引起的。其实,除了耳朵进脏水中耳易感染、发炎以外,感冒时耳朵也很容易受牵连,特别是小孩子,约10%的感冒患儿会发生分泌性中耳炎,这是由耳朵的特殊结构决定的。”李莹进一步解释说,中耳是耳朵鼓膜里面的一个小空间,它和鼻咽部之间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叫做咽鼓管。平时,咽鼓管闭合成缝隙状,只有当人张口、吞咽、打呵欠、打喷嚏等时,咽鼓管才会打开,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中耳内,以维持中耳内外压力的平衡,从而有利于鼓膜的振动及声音的传导。然而,人一旦患了感冒,整天鼻涕连连,鼻咽部黏膜很容易充血、水肿,而肿大的鼻咽部很可能压迫邻近的咽鼓管,造成咽鼓管堵塞。这时,人再张口、吞咽,咽鼓管也无法打开,导致外界的空气不能及时补充进中耳内。随着中耳内的空气逐渐被黏膜吸收,中耳外的压力会大大超过中耳内的压力,进而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淤血,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孩子感冒流鼻涕时,家长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他两侧的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殊不知,这样做可能迫使含有大量病毒、细菌的鼻涕向后流,甚至流进中耳内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李莹说。 分泌性中耳炎不早治可致聋 泌性中耳炎不早治,后果很严重。随着中耳内的分泌物越积越多,可能导致鼓膜硬化、粘连等,甚至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目前,分泌性中耳炎已经成为城市儿童听力下降、致聋的主要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孩子患了分泌性中耳炎呢? “通常,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时,鼓膜不会破,因此不会出现耳朵流水、流脓等比较明显的症状。如果大一点的孩子说自己耳朵疼、胀,或感觉耳朵里像塞了一团棉花,或耳朵里有‘轰鸣’声,而小一点的孩子总是摇头哭闹或用手抓耳朵,就要警惕他可能患了分泌性中耳炎。这时,家长可以看看孩子的耳朵,如果里面的鼓膜又红又肿,多半患了分泌性中耳炎,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做声阻抗检查等。”李莹说。 如果确诊孩子患了中耳炎,及早规范治疗很重要。在坚持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耳朵局部可使用一些消肿止痛药,如苯酚甘油。“需要提醒的是,用药时间一定要足够长,必须等到耳朵疼、闷等症状完全消失,鼓膜充血、肿胀等体征完全消失以后,才能停止用药。”李莹说,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就只让他吃两三天药,殊不知,此时致病菌只是刚刚被抑制住,还没有完全被消灭,很容易死灰复燃,孩子往往过不了两天,就会症状加重,不得不再次使用抗生素,如此一来,反倒易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专家支招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孩子少不了得感冒,感冒了也少不了流鼻涕,郑先生很担心儿子再次患上中耳炎,于是向李莹求教预防之招。李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孩子感冒时,如果鼻塞、流鼻涕等鼻部症状比较严重,须使用鼻减充血剂,以减少鼻黏膜充血和鼻甲肥大的发生,从而避免咽鼓管受压迫。 2.教孩子正确擤鼻,做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样方法再擤另一侧。 总之,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疾病,掌握好具体的方法,及时调理宝宝的身体,保证孩子的健康。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