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猛如虎?维态美乳糖酶助你一招制敌! |
发布日期:2019/8/20 发布者:zgytzs.com 共阅40634次 |
深秋已至,万物随寒气逐渐衰退。 中西医皆认为,初秋季节,虚寒性疾病将易于发作,此时正是轮状病毒及腺病毒肠炎即“秋季腹泻”的高发期。其中,以6个月至1岁的婴幼儿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胃肠道抵抗力差,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求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一旦喂养不当或乳糖不耐受,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秋季腹泻往往起病急、症状重、时间长、易脱水,几乎可以影响到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也正因如此,让许多家长惶恐不已。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有效预防秋季腹泻?以及当宝宝患上腹泻病时,如何及时、正确的治疗? -01- 秋季腹泻有何表现? 首先,作为家长一定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一旦宝宝发生不适,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并正确的治疗。 通常轮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1-3天,感染初期会有发热、流涕、轻微咳嗽等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 由于初期的症状和感冒很相似,很多家长在孩子拉肚子之前容易混淆误以为是感冒,一旦用药错误不仅会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还会造成其他不可想象的后果。 秋季腹泻典型的表现为“先吐后泻”,刚发病时常出现呕吐,呕吐胃内容物或清水,呕吐症状一般48小时内消失。 呕吐之后出现腹泻,腹泻每日可达数十次,排便急且量多,粪便呈稀薄水样,淡绿色或黄绿色,很多出现蛋花样便,偶有黏液,无脓血,可伴有腹胀和听到肠鸣的声音。 自然病程一般5-7天,呕吐腹泻期间可出现发热,通常低于39℃,严重的也可呈高热39-40℃。 由于发热、呕吐和腹泻,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表现为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眼窝凹陷、皮肤和口唇粘膜干燥、小婴儿前囟凹陷、精神差等,严重的甚至出现休克。 -02- 如何正确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程大约1周,但很多孩子腹泻的持续时间要长得多,这很大可能是继发乳糖不耐受。 腹泻会使肠道内用于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受损,宝宝吃了奶制品,无法消化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腹痛、胀气、腹泻等症状。 虽然肠道可以自行修复,但修复过程需要时间,眼看着宝宝拉不停,家长的心受不了,宝宝的小屁屁更受不了,频繁腹泻极容易出现尿布疹。 因此,正确的治疗方式是: ■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采取乳糖酶+母乳; ■ 配方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采取乳糖酶+奶粉; 在乳糖酶的选择上,首先是确保安全,建议首选Viattamin维态美这样的澳洲大品牌,该品牌在澳洲各大连锁药房均有上架销售,并深受当地居民的信赖。 其次,澳洲作为全世界最严格的医药生产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极其严苛,不仅检验检疫门槛是世界之巅,且医疗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再者,安全是否主要还是取决于配方,Viattamin维态美乳糖酶配方纯净,不含麸质、乳清蛋白等成分,过敏体质宝宝均可用。而且乳糖酶含量高达40%,生产过程中以酸性乳糖酶为原料,以纯化水和甘油为载体,乳糖酶含量高,极强耐胃酸,活性高,口感佳,滴剂便捷。 最后,要考虑到效果和易于操作性,目前市场上的乳糖酶按照效果来分 ,可分为中性乳糖酶和酸性乳糖酶两种,按照性状来分,可分为粉剂乳糖酶和滴剂乳糖酶。 中性乳糖酶需要把奶液在体外水解完乳糖之后才能食用,一般时间要求为15分钟到半小时。 由于牛奶中的乳糖已被水解,摄入到体内的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这时体内并不会因为乳糖的刺激分泌乳糖酶,不利于乳糖不耐受症的恢复,且停用后容易复发。 酸性乳糖酶PH值为5以下,可以与奶粉、母乳同时服用而不会被胃酸破坏,食用方便,同时奶粉或母乳中的乳糖也会刺激肠道分泌乳糖酶一同参与到代谢乳糖的过程中去,非常有利于乳糖不耐受症的恢复。 粉剂乳糖酶需要温水冲服,水温高了酶活性会变低,水温低粉末难融化,水多了没味道宝宝不爱喝,水太少了甜的齁嗓子,再加上宝宝本身胃就小,粉剂兑水后可能影响宝宝奶量,易吐奶、过敏、哭闹等。 相比之下,维态美乳糖酶滴剂就简单方便的多了,即滴即食用,不用等待,只需要按照说明剂量直接滴入奶粉中或者直接给宝宝服用即可。 -03- 如何正确预防? 尽可能母乳 母乳中含有婴幼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 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婴幼儿的消化和吸收,比各种母乳代用品更加适合婴幼儿的肠道,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力。同时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减少感染的机会。 注意保暖 立秋后气候渐渐转凉,由于婴幼儿气血未充,脏腑未实,脾常虚,若外感风寒或脾胃中寒,极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而泄泻。 注意饮食卫生 严防“病从口入”,培养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不熟食品。奶瓶、汤勺等食具在每次喂前喂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消毒一次。 虽说秋季腹泻猛如虎,但预防大于治疗,只要合理治疗,细心护理,及时就医,就一定会打赢这场秋冬健康保卫战。返回中国婴童招商网首页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