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探索每个母婴人努力之方向
    发布日期:2020/2/20 发布者:佚名 共阅46380次

    在宝宝树每天的商业讨论中,常常提到一个词叫做 “以终为始”,即以最终的结果导向,反推回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本期《喃喃夜话》中,王怀南将通过其熟知的硅谷华人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解读中国人在成长中到底缺失什么,从而反推出每个孩子心之向往,聊聊需要每位妈妈悉心呵护之所在,探索每个母婴人努力之方向。


    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探索每个母婴人努力之方向


    以下是本期王怀南《喃喃夜话》精彩内容: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怀南。感谢您如约走进喃喃夜话。


    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常常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之间。每一次,我会选择在北京时间11点左右出发,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在旧金山的清晨抵达美国西海岸。这时,太平洋上吹来的海雾还未散尽,驾车沿101公路向南飞驰,一个小时内你会抵达一个地方。那里有众多大家熟悉的、甚至堪称伟大的公司:比如facebook、google。那儿就是全世界顶尖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地方—硅谷silicon valley 。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午间抵达硅谷,走进某一家公司,你会看到成百上千的优秀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们正在热烈的讨论着。很明显,人群分为三种:华人,主要是工程师。印度人,有工程师、产品经理,也有管理者。白人,主要从事商业交流和管理,同时涉足比如法务、资本运作等。


    拿了自己的饭菜,如果你正好坐在一群中国工程师的边上,你会听到熟悉的中文。侧耳倾听,他们谈话内容里除了工作,还夹杂着诸多抱怨。有不少人也会讨论祖国大陆的变迁,而对话中则基本没有对他们在美国生活的太多描述。


    我自己的事业有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硅谷度过的。在那段时期我发现,硅谷的中国工程师们,那些曾经从中国最优秀学府里走出的天之骄子们,他们在美国,慢慢的陷入了一种重复性的、两点一线工作和家庭之间无穷的循环。他们往往很难融入美国的文化和美国的政治。但是,和他们同样起源于优秀学府的印度同事们,尽管印式英文让人听起来挺费解,但美国人和他们有着非常多的交流。而正是这些印度同事们,最终接管了半个硅谷的顶尖领导职位。


    美国本土的白人,讨论的是国家政治、政策、市场、法律,以及下一任总统的人选,这些话题通常在我们中国人里,既不感兴趣也很难参与。这些白人是美国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最终掌控着整个公司的命运和前途。


    这真是个怪异的现象不是吗?为什么在美国硅谷,中国和印度的精英们,最终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印度占据了一半以上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力公司的顶级高管职位,而中国人却一直在中层和基层?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真正融入美国的精英文化?是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我们的同胞们今天在美国的生活状态?


    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阐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很多中国家长在孩子放学回家后,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考的怎么样?”而不是:“今天你过得开心吗?”一切向分数看齐,向考试看齐,向中国社会的平均价值看齐,让我们甚至忽视、放弃了对孩子在品德、美育等人格上的教育。而就在我们的孩子们学数学、背公式的同时,美国人、印度人正在用培养世界领袖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下一代。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则是这样说的:我们中国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水平还处在婴儿阶段。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可能是巨婴国。我们对权利、名声、成就的高度需求膨胀的深层原因,是源于婴幼儿时期没有满足最原始的简单愿望——其实就是缺乏最基本的爱和最朴素的关怀。


    在商业战略中,在宝宝树每天的商业讨论中,我们常常说到的一个词叫做 “以终为始”。以最终的结果导向,反推回今天应该做的事情。那么今夜,听众朋友们,我想和你聊聊孩子成长的终与始。


    我相信,很多妈妈都是在这样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花几万块钱把孩子送到最昂贵的机构,帮助他进入不错的小学。报名无数个孩子可能没什么兴趣的课外班,不知不觉孩子就累到800度近视,而他们中间的少数幸运者可能真的会考上不错的大学,之后又继续迈出优秀大学学府的门,进入出国深造的人流,通过考托福、考GRE或者雅思,顺利的走进了西方一个个学府的门槛。然而,看似很成功的我们中国优秀的孩子们,在他们30岁时,却成了硅谷最基层的员工。把人生毫无兴致、毫无热情、毫无梦想的重复在了抱怨、不满、家庭、工作这几点连成的直线之中。这真的是你希望看到的孩子的终极人生吗,这真的是孩子们想得到的幸福人生吗?


    妈妈们,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不快乐、不幸福、从第一天因为逼迫而不喜欢学习,甚至不知道学习最终目的的人,能像印度工程师一样为自己制定工作目标和人生计划吗?一个从小就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习惯思考、不会思考的人,能有印度工程师的高情商管理能力吗?一个从小就在数学、物理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学习机会的孩子能够加入白人的话题讨论,谈艺术、谈体育、聊政治吗?我们培养的,有时候完全是没有创造力,没有领导力,没有世界格局的内心异常不快乐的孩子。


    在第一期的《喃喃夜话》(宝宝树CEO献声《喃喃夜话》独家揭秘:有件事,我始终没跟邵亦波讲……)里,我曾经分享过三点育儿真谛。第一点,孩子们小的时候唯一的使命就是玩耍,作为家长,我们万不可在他们身上过早地套上自己期待值的镣铐,而不允许他们在山野田间疯狂地奔跑。第二点,书和读书开启人类的灵智,对孩子亦然,但是促进孩子读书的方法,是提供一个没有逼迫,只是充满了自然书香的氛围 。第三点,一切的追求都以孩子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指南针为起点,让他们玩耍、让他们读自己想读的书,让他们做自己最爱做的事。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