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奶粉配方注册进行时800配方待批
    发布日期:2020/2/25 发布者:佚名 共阅46464次

      总局已批准224个配方 至少还有800个配方待批


      在举行的“配方注册制时代的中国奶粉市场”座谈会上,食药监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向记者透露,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制实施至今,国家食药总局总局已经批准了224个配方,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按照国内100家企业,每个9个配方,9个配方有九百多个,加上国外33家,一共就一千多个配方了,现在我们配方审批224个,至少还有800个婴幼儿奶粉配方需要审批。下一步我们该将严把审批关,加快审批速度,保证能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时获得注册”。


      据了解,根据早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截至2017年9月5日,食药监总局已批准9批名单共计32家企业,44个工厂,75个系列,224个配方。


      据悉,在已经获得审批配方的企业中,既有国内的乳企,如伊利、蒙牛雅士利、飞鹤、贝因美、君乐宝、合生元;也有知名的外资品牌,如美赞臣、美素佳儿等。


      对于此次配方注册的具体细节,据马福祥介绍,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按照规范技术指导原则,从食药监总局的总局令到具体操作细节已经形成一整套文件来进行规范。


      马福祥指出,对于配方审查坚持三个原则,一个是必须添加的营养素、标准里规定营养素不能缺少;第二,可以选择的营养素必须明示;第三,不应该使用的物质,包括添加剂,标准规定禁止使用的,坚决禁用。


      据了解,食药监总局专门设立了受理婴幼儿配方注册申请机构、受理服务和特殊举报中心。另外,食药监总局保健食品评审中心负责评审工作;设立审核查验中心负责现场审查。并且规定省级食药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婴幼儿配方现场核查工作的协助,注册主要是在总局完成。


      记者了解到,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通过了注册的企业名单不断公布,国内奶粉行业的混乱局面也有望得到改善。


      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向记者指出,注册制的实施对中国奶粉行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对奶粉企业来说,扭转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真正具备研发实力、品牌雄厚的企业发展壮大;对市场而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批小品牌和小企业退出市场将极大提升市场集中度;对消费者而言,奶粉配方注册新政实施后,国内奶粉价格将趋于稳定,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安全放心的奶粉。


      资料显示,配方注册制实施之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黑龙江、陕西、内蒙、河北企业占57%,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从整体数量来说配方比较多。


      有观点指出,奶粉注册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执行后,贴牌、代加工和假洋牌将全部被清出市场,品牌数量将从2000个配方缩减到几百个。“预计三分之二的品牌被淘汰后,婴幼儿奶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雅士利集团公共事务与法规中心副总经理朱国刚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随着配方注册清单陆续出炉,乳品市场将向已经完成注册的品牌倾斜,行业的洗牌将加速。“对于企业来说,会因为珍惜品牌而更关注产品流向和产品安全性,企业也将从过往的价格战、营销战转向研发、创新综合实力竞争上来,集中做品牌,而不是多配方。奶粉行业回暖的同时也加速清场,这极其有利于像雅士利这种大品牌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围绕注册后奶粉配方市场的渠道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针对新政对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一些中小品牌退出市场后,大品牌将围绕这些市场展开激烈的争夺。


      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也在向记者指出,配方制落地将给包括美赞臣公司在内知名奶粉企业带来新机遇。“在渠道方面,配方注册的落实实施也会使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重回良性竞争。市场正在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部分产品的退出为三、四线市场腾出了空间,渠道的重新调整让得到国家认可的国产、进口产品都重新回到公平的空间中进行竞争”。来源的:网易财经


      随着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第九批奶粉配方注册名单,国内已有32家企业的75个系列224个配方获批。在9月8日举行的新华社瞭望智库“配方注册制时代的中国奶粉市场”座谈会上,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透露,注册制最终批准的配方数量或在千个左右,这也意味着尚有800多个配方待批。与此同时,随着获批名单的公布,市场洗牌陆续开始,奶粉市场也转向后注册制时代,但跨境购的漏洞仍待修补。



      9批通过224个配方 尚有800待批


      从8月3日开始,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配方注册制新政的进展,22家企业的89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注册申请获批,此后陆陆续续共公布了9批名单。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共有32家企业注册了75个系列224个配方,其中伊利、蒙牛、飞鹤、贝因美、君乐宝、三元等国内主要品牌都有多个系列过关,在外资品牌上,美赞臣、惠氏、雅培、美素佳儿等主要系列也都顺利过关。


      在此前,由于配方注册的文件和细则出台速度远远落后于预期,且大量配方申请时间较为集中,业内曾担心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审批速度能否跟得上。


      “食药监总局的效率出乎意料的高。”荷兰皇家菲仕兰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注册制如同一条大河,当时感觉河太宽(要求较高)很难通过,另一方面对于食药监总局和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最终速度出乎意料。


      根据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数据,在注册制实施之前,国内拥有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工厂108家,有配方2300多个,其中黑龙江、山西、内蒙古、河北企业占57%,进口企业有77家。按照新政一家企业最多可拥有3个配方系列的9个配方计算,配方注册才刚刚开始。


      马福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配方注册还在继续,对于配方审查主要坚持三个原则,一个是必须添加的营养素、标准里规定营养素不能缺少;第二,可以选择的营养素必须明示;第三,不应该使用的物质,包括添加剂,标准规定禁止使用的,坚决禁用。而从数量上,按照国内和国外奶粉生产企业总数计算,预计将有1000多个配方过批。而这也意味着除去目前通过的224个,还有800多个配方等待审核通过。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配方通过注册率达到百分之百,似乎并没有起到过滤的作用。但马福祥解释称,一方面目前上报的企业都是比较领先的大品牌;另一方面,短如果企业注册材料有问题,会发出补正通知,时间内改不过来就不予注册,目前还没发现这个问题,但有企业撤回配方注册申请的情况。


      根据新政规定,在2018年1月1日之前为新政过渡期,而在过渡期之后,没有获得注册证书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在中国市场销售。对此,马福祥也提醒企业注意申报时间,以免无法在大限之前完成注册。


      不过记者了解到,奶粉企业通过配方注册审批并不等于拿到“护身符”。


      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透露,配方注册只是对产品准入市场的一个审查,包括在配方的安全性、科学性和标签的规范性,如果未来监督抽验时不合格,证书或将被收回甚至撤销,而再次申请难度则大得多。


      奶粉行业正在进入“后注册时代”


      记者了解到,随着75个配方系列的陆续通过,市场正在向通过的配方产品倾斜,行业也逐步进入后注册时代。


      君乐宝乳业副总裁刘森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食药监总局公布的第一批名单中,君乐宝旗下的乐纯系列配方获批,但其他几个系列还没有公布,当晚全国各地经销商的电话几乎将他的手机打爆,而乐纯当月的销售额翻了四倍。


      美赞臣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一方面中国进入配方注册时代;另一方面从企业端看,配方注册落地会让市场重新聚集到产品配方上,聚集到产品质量和科研创新上,未来高品质的产品将会受到市场追捧。而从市场的角度看,配方注册将帮助消费者回归理性。



      她认为,过去出于对食品安全的顾虑,面对市场上多样化的选择,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价格更高的产品。而未来消费者更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消费能力、实际需求,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在渠道方面,配方注册的落实实施也会使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重回良性竞争。


      记者了解到,尼尔森数据显示,在一~二线城市,外资品牌的占比约70%,远高于国内品牌。外资奶粉的品牌系列并不多,配方注册制对其产品线影响较小,而数量众多的经销商品牌、贴牌奶粉等大多在三线以下市场,也是受配方注册制影响最大的部分。


      此前,贴牌或经销商品牌奶粉也被视为母婴店的利润奶牛,通过底价操作的方式,将几十元进货的奶粉卖到几百元,但随着注册制的落地,这些贴牌无法获得注册机会,因此无法销售,渠道也在寻找它们的替代品。


      贝因美在旗下多个系列通过配方注册后,已经先后与多家母婴连锁店签署销售协议。公告显示,8月7日与育博食品签约17个月10亿元的承销协议,9月5日又宣布与国内三家母婴连锁签约,到2018年12月31日共13亿元奶粉承销框架协议。


      杨国超告诉记者,四五六线城市的经销商也好,母婴店也好,它现在也在积极地寻找退出市场品牌的替代品,原来一些代工的品牌,现在因为要注册不做了,不再进行市场投入了。母婴店的老板也在考虑可持续的问题,随着杂牌的退出,母婴店也在寻找一些获得注册的企业。


      “随着配方注册清单陆续出炉,乳品市场将向已经完成注册的品牌倾斜,行业的洗牌将加速。”雅士利副总经理朱国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企业来说,会因为珍惜品牌而更关注产品流向和产品安全性,企业也将从过往的价格战、营销战转向研发、创新综合实力竞争上来,集中做品牌,而不是多配方。奶粉行业回暖的同时也加速清场,有利于大品牌的发展。


      在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注册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奶粉行业正在进入“后注册时代”。对奶粉企业来说,扭转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真正具备研发实力、品牌雄厚的企业发展壮大;对市场而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批小品牌和小企业退出市场将极大提升市场集中度;对消费者而言,奶粉配方注册新政实施后,国内奶粉价格将趋于稳定,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安全放心的奶粉。


      事实上,通过注册之后,奶粉企业依然要面临一系列的考验。比方新政之后生产如何衔接、市场如何衔接;大量代工品牌退出四五六线市场以后,这个市场空白如何去争取;标签在配方注册制严格管理之后,企业如何进行差异化的产品宣传等等。


      跨境购漏洞待修补


      随着婴配奶粉配方注册制的落地,2018年1月1日后生产的未经注册的婴配奶粉产品将不得销售,但值得注意的是,跨境购目前并不在这一范围之内,因而被认为是配方注册制的“软肋”。


      据了解,目前海淘的业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海外直购或代购,属于零售进口,是消费者的个人行为,国家无法管理;第二种是跨境电商网站,在国外大量进口,在国内网站销售;第三种则是自贸区业态,将商品进口到自贸区再另行销售。


      刘学聪在近期一次关于配方注册制的研讨会上表示,二孩政策带来了1800万的新生儿增量,但2017年国内婴儿配方奶粉统计却呈现负增长。他认为,跨境购和海淘可能会对国内市场,包括注册制以后国内奶粉市场都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并且这种冲击持续在增加。


      在业内看来,由于海淘商品的税率更低,因此具有价格优势,海淘在婴配奶粉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对国内奶粉市场威胁也越来越大。


      根据雅士利提供的数据,2015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份额1000亿,其中跨境电商和海淘模式占150亿(跨境保税模式90亿,海淘45亿,代购15亿,约6:3:1),一般贸易(包括国产和正常贸易进口)约850亿。


      对此,宋亮建议,封堵其中漏洞,一是保税区跨境购奶粉应纳入配方注册制统一管理系统,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针对直购模式,在充分尊重消费者个人意见前提下,建立并完善跨境产品消费者投诉平台,形成预警机制。三是对大型跨境购平台商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事实上,国内有关部门已经在尝试将跨境电商纳入监管,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


      对此,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注册一处处长王刚表示,当时经过调研认为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进口食品属于新型的贸易形式,现有法规目前对传统的一般贸易形式和个人携带物做出了规定,但是恰恰对于跨境电商新贸易形式的相关法规、配套监管措施都不健全。当时提出应当对于境外生产源头进行准入制的管理,在口岸的时候进行产品的风险检测,对跨境平台和流通产品进行有效的追溯,服务跨境平台的三方认证,加强对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尤其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监督,通过这样一种多元共治模式更好保证进婴幼儿配方奶粉,尤其是跨境途径进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和质量不出现问题。


      据王刚透露,跨境平台销售的产品显然消费者购买的实际不是按照中国国标进行生产,购买意图就是符合当地标准,不太符合中国标准的产品。目前相关政府部门也正在讨论对于跨境电商销售产品如何进行规范,但最终结果还需要等待。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栾立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