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积食、脾虚、脾胃不和?给孩子调脾胃时一定要分清 |
发布日期:2020/3/6 发布者:佚名 共阅46337次 |
脾虚、积食、脾胃不和是孩子最常见的几大脾胃问题,它们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但各自之间又是互相重叠、互为因果的。 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帮家长更好地区分,及时对症调理,保护好孩子的脾胃。 1 为什么说“脾胃”是孩子的后天之本? 在中医看来,脾胃是“后天之本”,并认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将脾胃看作身体的基础和轴心。脾胃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 脾、胃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果把胃比作粮仓,脾就相当于运输公司。胃负责收纳食物及初步消化,脾负责更进一步的消化,并把转化而成的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宝宝出生后,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非常多的营养,这些营养主要借助饮食而来,而饮食又必须靠脾胃转化为气血。 这就是脾胃对宝宝以及每个人的重要性。 2 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是脾胃引起的? 孩子最容易出问题的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呼吸系统,比如孩子常见的感冒、咳嗽、肺炎等外感类疾病;一个是消化系统,比如发育迟缓、身体瘦弱、便秘、腹泻等问题。 这些问题无一不和脾胃有关。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什么这么说? 外感类疾病多是因为肺气不固,外邪入侵。为什么孩子会肺气不固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属土,肺属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土生肺金”,也就是说:脾胃功能强大,才能让肺系统功能强大,从而提高宝宝的后天抵抗力,减少孩子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 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喂养不当,或者过于娇惯,导致孩子挑食、偏食严重,饮食不规律,吃饭不知道节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甜食不断。这种情况不仅伤了脾胃,肺系统也会跟着遭殃,孩子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各种问题不断。 什么是脾虚? 脾虚是指身体吸收、运化食物的功能出了问题,进而导致身体抵抗能力变差。 孩子脾虚会导致什么后果? 不长个,身体瘦小。 脾虚导致营养吸收变差,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会让孩子不长个,吃再多也不长肉。 身体没劲儿,精神萎靡。 脾主四肢、主肌肉,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孩子会出现四肢消瘦、无力等问题。 挑食、厌食、拒食 脾虚导致食物无力被消化,孩子很容易腹胀,进而导致胃口变差,挑食、不爱吃饭。 体质差,容易感冒、咳嗽。 脾虚后营养跟不上,体质会很差,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肺气虚,造成反复感冒、咳嗽等。 头发无光泽、面色萎黄 “肺主皮毛”,皮毛是我们体表最重要的一道防卫系统,皮毛功能变弱,孩子会出现头发无 光泽、面色及皮肤萎黄等问题。 爱流口水 中医认为“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会经常流口水。 容易便秘或者腹泻 脾气虚,没办法把津液传送给大肠,大肠会变得干燥,孩子很容易便秘。孩子对食物不消化,还会导致一吃就拉。 脾气差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脾虚的症状,并且脾气大,爱哭闹,这可能是脾肺两虚(土生金不足),金不克木,进而造成肝气太过强势,很容易发脾气 什么是积食? 积食实际属于脾胃虚弱中的一个类型。积食会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又会造成积食,二者之间常常互为因果。 胃积 孩子的积食有的是积在胃里,也就是说吃了太多食物,胃堵了,之后会不想吃饭,甚至呕酸水。 脾积 孩子胃积时间长了,没有及时消除,脾的功能慢慢地也跟着伤了,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危害。这是经过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到了这一步,孩子会表现出腹泻或便秘、容易肚胀、四肢比较消瘦、不长个、爱生病等脾虚症状。 胃积和脾积还有一个特征:脾积的表现可能没有胃积明显,但危害更严重。 如果孩子积在胃,症状可能比较突出,家长很容易发现,例如口臭、突然不爱吃饭,甚至呕酸水等。但脾积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会变得虚弱,抵抗力低下,虽然脾积没有胃积明显,但脾积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更重。 什么是脾胃不和? 在中医看来,脾和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它们同属于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医的脾胃不和,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 脾胃之间不能协调 如果脾胃不和,比如说胃强脾弱,孩子一般胃口很好,特别能吃,但是脾弱,吃进去的食物就是不吸收。原本胃是负责接受食物的,脾是负责吸收的,能接受但不能吸收,向全身运化营养,就属于脾胃不和。 脾胃和其他脏器之间不能协调 脾胃不和还指脾胃和其他脏腑之间不能协调,比如肝气不舒、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脾胃不和。 脾胃和外界环境不协调 这种情况其实指的是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我们突然去了某个地方,不适应当地的水土,很容易闹肚子,这也叫脾胃不和。这属于是脾胃跟外界环境不合。 归根结底,脾虚、积食、脾胃不和对孩子身体危害都比较大。它们之间一般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孩子最初多是普通的胃积,慢慢地就发展脾积,进而造成脾虚、脾胃不和。 如果孩子脾胃出现问题,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积食,脾虚是一种慢性疾病,必须一点一点地慢慢调理。 家长一定要注意分辨孩子处于什么状态,及时对症调理。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