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育当过妈,也可以谈育儿吗?
不能回避,早晚要生养,那么就不妨先学着,技多不压身。从身边实例观察,专家的理论中去产生自己的思考。如同谈恋爱,无需亲自去千人斩,有心的人可以从别人的故事里学到经验。
我两个高中同学的经历,想来几乎所有人身边都有类似的,大学毕业后就结婚,不久就生了孩子。在网上聊起来,我连连恭喜,结果爸爸语气不快地说,烦死了,好不容易刚装修好的家,她一来就又脏又乱。我说生孩子这些不都是正常么?怎么你好像说的不是自己孩子似的?
细问之下,原来他们在广州上班,妻子怀孕就辞职回家,从待产到生下,夫妻一直两地。而后两人把家搬回本省,买房装修,孩子一直在老家由双方老人带;到了妻子回到职场,孩子还是老人带着,周末才送到小夫妻家里。
直觉上我不能接受这种亲子关系。不需要有什么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的童年阴影,想想也知道这对孩子不好。
回老家时,姐姐的孩子正是拖着口水刚刚脱离爬行阶段的小肉团,一刻也离不开人的视线。大家吃饭的时候姐姐没法上桌,我三下五除二吃完,说你去吃饭聊天吧,她如释重负。我在那儿和小东西大眼瞪小眼,十分钟以后就无聊了,想自己翻书看杂志去。那漫长的一个小时以后,我跺脚说,我不生了,完全不能有自己的事和时间,整个重心都得在孩子那里,可要了卿命。
基本上,要亲密的亲子关系,和保留自我的这样两个貌似矛盾的诉求打成一个结,而这个结,并非不能解,需要的只是时间和准备。有心不难了解到,孩子对妈妈时间的“霸占”无非是有限的那么一段时间。见风就长的孩子很快就有自己的生活和圈子,父母就要含泪看他们的背影走远了。养育孩子完全可以看成任何一个项目,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时间精力资源为某值,风险为几何,等你觉得自己准备好的时候就去做,并且无怨无悔地做好。
也许这样过于理性而显得冷漠,但是养育小孩和人生其它事情是相通的;我对任何事情的态度都是,成年人,根据一切可能资料和信息做自主选择,风险最大化考虑,选了就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不抱怨不后悔。我不能允许自己当一个怨气十足,情感绑架要孩子感恩戴德的妈妈;正如我绝不做一个满腹怨言,不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还有一点,也许意识到的人不多,关注育儿方法,其实有助自我成长。
我早年对生孩子的恐惧,只能用“要是孩子不喜欢我怎么办”来表达那种不安。这些年看各种心理学文章,外加同时关注小孩子教育方面的东西,渐渐能够给这种心态一个半吊子心理学的定义了:不能悦纳自我。孩子就是大人的镜子:从遗传,身教的角度,还有情绪的即时反馈,孩子都是大人逃避不了的照妖镜。 不能悦纳自我的时候,怎么敢去照那面镜子呢。
于是在年纪到了母性自然萌动的时候,我从收容所领了一只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