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过的女人一般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明明原本大家的月经是不会同时来的,可到后来,一个人的大姨妈先来了,剩余的几个人的大姨妈也不甘示弱,纷纷提前上岗。这种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月经传染,学术上叫作“月经同步化”。
1971年心理学家McClintock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称同屋居住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趋近的现象。她选取了一所女子大学里的135名住校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分为室友组,密友组,和随机组。在亲密相处半年之后,McClintock对她们的月经来潮日(即月经的第一天)进行分组统计,发现室友组和密友组的来潮日间隔从7天-10天变为3天-7天,周期出现趋近。而作为对照的随机组来潮日间隔则分别为6天-14天和5天-15天,基本保持不变。另外,基于其他哺乳动物中存在的类似现象,比如老鼠的“Whitten效应”(雄性老鼠释放的费洛蒙可使雌性老鼠发情期同步),McClintock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受费洛蒙影响的。
费洛蒙其实是信息素的音译,也称外激素。它被定义为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一物种其他个体接收并影响它们生理或行为的物质。信息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性信息素。目前很多研究都认为性信息素的识别主要与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有关,而非通过嗅觉识别。但是,人类没有犁鼻器。另外,1992年一位科学家发表文章,详细的剖析了历年来经期同步研究的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章提示我们,这些问题给研究结果带来巨大的误差,可能误导了我们对McClintock效应的认识。另外,在随后的研究中,McClintock再也列举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曾经提出的观点。于是,神奇的费洛蒙在人类面前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直到今日也没有一种费洛蒙被明确地证实对人体有作用。正反两方的科学家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经期同步现象是否存在,又是否与费洛蒙有关。
正方观点:传染
研究者搜集一些月经周期规则的女人腋下的汗液混合酒精给实验组的女性闻,另外只拿酒精给另一组女性闻。经过数个月后,那些闻过汗液的女人在给汗液女人月经周期来的三天以内也都分别来了月经,而另一级未闻汗液的则否。
因为这样的结果,科学家们推测,女人腋汗里至少含有两种物质,一种是延长月经周期的物质,另一种是缩短月经周期的物质。这两种物质结合起来,就能导致住在一起的女人的月经同步出现。
反方观点:不传染
那只是月经不调的结果。人类发展到今天,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女人月经的提前或推迟,比如情绪,比如饮食,比如穿着,比如作息,比如活动等等。当大家的月经都不调的时候,那会同时出现也就不是个难事儿了。
么么说说:不管同步不同步,感情好不好,月经还是关系到自身的健康问题。不过最健康的女性也可能会出现月经变化,除了月经周期紊乱到不可预测之外,其他都算“月经正常”。所以,亲们也不用太担心,月经期间的禁忌不要抛之脑后,省得以后为生儿育女而发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