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2点轻松了解乳铁蛋白为何能促进铁吸收 |
发布日期:2020/4/19 发布者:佚名 共阅45532次 |
由于市面上的补铁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片剂、滴剂都有,当然都可以但并不是每个人补铁之后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效果好不好,关键在吸收!所有的营养,铁也好锌也罢,不吸收的话都是白瞎!那影响吸收的关键因素,除了宝宝自身的吸收能力以外,还有铁剂剂型的吸收利用率,当然了,如果这时候有另外一种物质能帮助铁吸收,那铁的吸收利用率肯定是up up up,而这种物质可以是维生素C,更可以是乳铁蛋白! 在营养学里面,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营养搭配组合,比如维生素D+钙,维生素C+铁,乳铁蛋白+铁,今天呢,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聊聊乳铁蛋白+铁,众所周知,营养组合搭配的好处是为了营养更好的吸收,发挥更好的效果,那么乳铁蛋白是怎么促进铁更好的吸收的呢? 想知道答案,你只要知道以下2点,乳铁蛋白促进铁吸收的原因就能轻松明了。 1、运载及促进铁离子吸收 在生理pH条件下形成的三价铁离子(Fe3+)不溶于水,很难被动物和其他生物体利用,为了利用和运输这种金属元素,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与铁离子代谢有关的蛋白,主要有:在铁细胞中储存Fe3+的铁蛋白及分别在子宫、血液和肠道中运输Fe3+的子宫铁蛋白、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其中,乳铁蛋白由转铁蛋白转化而来,其铁结合能力是后者的260倍左右,并在一个较广的pH范围内(pH4~11)保持铁的结合。一般情况下,一个乳铁蛋白分子可结合两个Fe3+,即每克乳铁蛋白最多可结合1.4mg铁,但在pH变化、铁溶解度增加等情况下,乳铁蛋白的铁结合容量可显著增加,甚至可达70-140倍,由于乳铁蛋白在胃内极酸性条件下不具有运送铁的功能,因此只有乳铁蛋白能在动物肠道内运载铁离子。 机体对铁的吸收取决于被吸收铁的数量、化学形式、离子状态和胃肠系统等条件,乳铁蛋白通过结合Fe3+,改变其化学形式促进机体细胞对Fe3+吸收,其吸收效果远优于FeSO4或Fe2(SO4)3等无机铁离子。张英华、姜冬梅等通过对乳铁蛋白和硫酸亚铁的铁吸收率实验证明,乳铁蛋白比硫酸亚铁更容易被吸收,而Kawakmi等在给贫血的小鼠饲喂结合了铁的乳铁蛋白(Fe-LF)和普通硫酸亚铁的实验中发现,要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后者的摄入量是前者的四倍,分别为50ug和200ug铁,这也是人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远远高于牛乳或是婴儿配方食品中铁的原因。 乳铁蛋白促进Fe3+吸收的作用,主要与其结合铁的高溶解性和长绒毛细胞对Fe-LF中铁的特殊吸收机制有关。一方面,乳铁蛋白通过其N叶和C叶两个铁结合位点高亲和地、可逆地结合Fe3+,提高铁离子的溶解性,并维持铁离子在比较广的pH范围内完成在十二指肠细胞中的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通过乳铁蛋白与动物小肠粘膜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的乳铁蛋白受体(LfR)结合,增加铁吸收率,即当乳铁蛋白到达肠道后,识别并特异结合细胞表面的LfR,进入细胞内部释放出Fe3+,肠粘膜细胞通过LfR实现对铁的吸收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当细胞内缺铁时,肠道细胞表面的乳铁蛋白受体增多,增加乳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相反,如果细胞内铁的含量较高时,肠绒毛细胞表面的乳铁蛋白受体则减少,降低肠道对铁元素的摄取。 2/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减轻补铁负面效应 在补充铁时,结合使用乳铁蛋白可明显减缓铁离子对动物肠道的刺激作用,这是因为乳铁蛋白螯合了铁,避免了铁离子对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同时,进食乳铁蛋白可以减少无机铁离子的摄入量,由于大多数补铁产品中无机铁的生物利用率差,所以添加量较高,但由此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主要包括细菌感染、肠胃不适、腹泻或便秘、铁中毒及降低其他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等,乳铁蛋白通过可逆地结合铁离子,并在人体肠道特定接受细胞释放铁离子,从而增强铁的实际吸收量和生物利用率,有效降低铁的使用量,减少铁离子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乳铁蛋白可作为一种很好的补铁剂。 综上所述,乳铁蛋白通过结合铁离子增强铁的实际吸收量,降低有效铁的使用量,减少铁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同时,乳铁蛋白还通过影响机体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影响机体的细胞机制和细胞功能,如DNA何蛋白质合成、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及免疫球蛋白的分泌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RNA合成。因此,乳铁蛋白的铁结合功能及对铁代谢的而影响,间接影响了乳铁蛋白的其他许多功能活性。 以上2点,就是乳铁蛋白促进铁吸收的作用机制,各位读者们,这些知识你get到了么?我们知道这些乳铁蛋白促进铁吸收的作用机理后,是不是对乳铁蛋白的作用又有了一层更深刻的认识了呢?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