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夜被尿憋醒好几次 一个大写的困
娜娜怀孕了,这感觉好美妙。不过随着肚子一天天凸起,“麻烦事儿”好像也跟着多了起来。最令娜娜神烦的就是晚上跑厕所——尿频。
正睡得香甜,突然被一阵尿意憋醒,忍着不去吧,难受,去吧,打断睡眠也窝火。娜娜本想着少喝水可以减少去厕所的频率,谁知道差点便秘。
孕期尿频 准妈妈躲不掉
尿频是准妈妈躲不掉的怀孕变化,一位妈妈这样跟她描述说:“宝宝出生后,会经常在夜间吵醒你。现在夜间尿频,是自然训练你为宝宝出生后做好准备的一种残酷方法。”
怀孕后,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很多女性在怀孕后会出现尿频的现象,对于一些孕妈咪来说这是怀孕早期的一种标志。
通常从孕6-8周开始会出现尿频,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妊娠后血容量的明显增加,使肾脏负担増加,尿液生成增加,需要不断地排空膀胱;另一方面,当你的子宫不断增大,会增加对膀肤的压迫,使得膀胱在还没有完全充盈时就会出现尿意。大多数孕妈咪尿频的感觉会在孕中期减轻,但也有一些人整个孕期都感到尿频。
有很多妈妈都问,为什么晚上比白天更想上厕所?其实是由于在妊娠期间泌尿系统的变化所导致的,孕妇在仰卧位时尿量增加,故夜尿量会多于日尿量。
准妈妈常做缩肛运动
早孕期开始常做缩肛运动,这样可以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即经常有意识的练习收缩盆腔肛门周围的肌肉,收缩时尽量延长收缩时间,然后放松,如此反复练习,不仅可以预防产后的盆底松弛导致的性功能障碍,还可以预防孕晚期和产后出现的用力后漏尿现象。
孕妈咪也可做骨盆放松练习,这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即四肢呈爬行动作,背部伸直并弓起(猫背),收缩臀部肌肉,将骨盆推向腹部,持续几秒钟后放松。如果能够坚持做该项锻炼,大部分孕妇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记住在开始锻炼之前,要排空膀胱哦。
减少饮水不可取
许多孕妇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就忍住尽可能少喝水,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孕妈妈不可缺水,水能帮助肾脏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防止便秘,只有多饮水,多排尿才能避免孕期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宝宝也非常需要水,只有充足的羊水才能使宝宝自由活动。一般主张,孕妈妈每天饮水(包括其他液体食物)1-1.5升,最好不少于1.2升。
你可以在白天大量补充水分,但睡前几小时就开始限制水的摄入量,这样可以减少你夜间上厕所的次数。
不可以憋着
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厕所,尽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发炎或细菌感染。
避免仰卧位
孕妈咪休息时要注意采取侧卧位,避免仰卧位。侧卧可减轻子宫对于输尿管的压迫,防治肾盂、输尿管积存尿液而感染。另外,专家提醒,习惯于仰睡的孕妈妈要小心“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休克。当然这些食物本身无害,可以在外出或者频繁上卫生间不方便时尽量少吃,平常少吃也没有问题。
少吃利尿食物
孕妈咪在怀孕的初期及末期,应该少在晚上吃利尿性的食物,像是西瓜、蛤利、茯苓、冬瓜、昆布(海带)、泽泻(保健食品)、车前草、玉米须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就应避免多吃。
出现这种现象要警惕
虽然说尿频是孕期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准妈妈们可别因此而忽略了“病理”的征兆!怀孕后,由于输尿管和膀胱的移位,使尿液积聚在尿路里,让细菌易于繁殖。如果准妈妈小便时出现疼痛感,或尿急得难以忍受时,可能发生了泌尿系统的感染,此时应赶紧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