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最容易犯的水果消费误区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436次 |
粗粮,孕期不可缺少的营养 孕妈妈最容易犯的水果消费误区 水果是膳食中的重要享受,也为人体提供有利健康的许多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水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还提供果胶、有机酸、类黄酮、花青素等有益健康的物质。橙黄色水果是胡萝卜素的较好来源,白肉水果则几乎不含胡萝卜素。日常多数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在关于蔬菜和水果的观念中,大致存在着以下几种消费误区。 误区1:水果比蔬菜营养更好 许多人以为水果比蔬菜更好,因而每天只重视吃水果而不重视吃蔬菜。实际上,大多数日常水果的营养价值均不及蔬菜,特别是不如绿叶蔬菜。苹果、梨、桃、杏、葡萄、香蕉等水果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矿物质含量也低,不是营养素的重要来源。然而,水果中富含糖分、果胶、有机酸和芳香物质,具有更强的享受感。此外,一些水果具有特定的保健功效,与其营养素含量无关。 误区2:番茄黄瓜比水果更好? 有些孕产科医生推荐孕妈妈用番茄黄瓜代替水果,原因是现在的水果糖分太高,吃太多容易引起妊娠期糖尿病。难道说,番茄黄瓜真的比水果营养好吗? 不同的水果所含的营养素不一样,有些水果的营养是番茄黄瓜不能代替的。之所以有医生建议用番茄黄瓜代替水果,完全是针对那些用水果度日的孕妈妈来说的。 有些孕妈妈在孕早期,孕吐频繁,吃水果就能避免孕吐的症状。有些孕妈妈易将狂吃水果当作“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随着运输和栽培技术的发展,水果一年四季供应充足,加之民间有孕妇爱吃水果,生下孩子皮肤好,头发里,脑瓜聪明的传闻,更导致部分孕妇用水果度日,把水果当饭吃。 每天这样摄入过多高糖分的水果,又因妊娠期妇女进食增多、运动减少、体重增加,再加上孕期的生理变化导致糖代谢紊乱,确实很容易诱发妊娠糖尿病。调查显示,近年来,孕妇因暴食水果而引发妊娠糖尿病,成为“高危孕妇”的屡见不鲜,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已由原来的3%上升到了6%~10%,尤其是城市孕妇。 妊娠期糖尿病虽然可以在产后两个月内恢复正常,但如不及时控制,首先影响母亲健康——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至10年后转变成2型糖尿病,还容易引发孕妇感染、流产、早产、死产、羊水过多;其次对孩子生长发育有严重危害,血糖高的孕妇容易使胎儿巨大,导致分娩困难,增加难产、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 孕妈妈在24-28周要做糖耐检查,这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并纠正妊娠期糖尿病而特意设置的检查。孕妈妈千万不要等到检查发现出了问题才控制血糖,在平时的饮食中就要注意饮食均衡。 只要注意饮食均衡的原则,孕妈妈就可以放心的摄入各种不同种类的水果,吃的时候,要注意水果的多样性也要控制量,最好把水果的量控制在500克以内。否则,超出的部分最好用黄瓜和番茄这种不含糖的“水果”来代替了。 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水果的营养价值远不及蔬菜,特别是不如绿叶蔬菜,不论是维生素或是矿物质含量,蔬菜才是最好的来源。孕妈妈千万不要用水果取代蔬菜哦。 >>【孕期饮食】百科详情 >>更多育儿知识免费下载 >>摇篮特邀专家刘遂谦访谈:孕期营养必修课 小编推荐: 专题:孕期饮食大揭秘 【导读】孕期怎么吃?是很多准妈妈、准爸爸极为关注的饮食问题,因为孕妇的营养关系到腹中胎儿的营养和发育。饮食营养补充不够,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吃的太多了,营养过剩,也会带来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照旧对宝宝的成长不利。究竟孕期饮食应该怎么吃呢? 专题:让孕妈吃出好孕! 【导读】冬天来了,一些孕妈们开始纠结,怎么安排孕期饮食呢?其实,孕期饮食应根据其特殊的孕期营养特点安排相应的孕期食谱。从妊娠进入中期以后,对热能的需要量增多,应随之增加饮食的摄入量。 孕期饮食要“六吃六不吃” 【导读】水果种类很多,经济而又实惠的柑橘,尽管90%都是水分,但富含维生素C、叶酸和大量的纤维,可以帮助孕妇保持体力,防止因缺水造成的疲劳。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