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别打扰专注中的孩子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804次 |
父母请不要打扰专注中的孩子 镜头一:打扰,使孩子失去了专注的能力 2岁的安安,本来正在地板上专心的拼积木,他把积木堆起来,然后哗地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奶奶一会儿过来了:“宝贝该喝水了”;一会儿有说:“宝贝,你饿不饿?”。然后爸爸凑过来了:“乖,不要总是推倒嘛,来,我们盖个结实的大高楼!”,爸爸边说边拿来积木动手。谁知乐乐却说:“我不嘛,我不嘛”。本来玩得好好的孩子发起飙来…… 专家分析: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干什么都坐不住。看了安安的故事就该知道原因了!两岁多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经常全身心的投入到那些成人看来也许很无聊的事上。此时,父母不要去干扰孩子,这正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也是注意力发展的良好时机。 当孩子专注地玩的时候,如果看护人不去干扰,而是让他专注完整地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情,孩子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是被保护出来的。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投入去做的一项“工作”。 镜头二:打扰,使孩子缺乏独立性 4岁的翔子,正在很认真的堆房子,摆摆这边,摆摆那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坐在那里想。这个时候妈妈经常在一边大呼小叫:“摆上边更高,摆上边!啊,红色漂亮,快拿一个红色的……” 专家分析:孩子如果能够独自玩一些没有危险的游戏,家长不应该过多的干预,你一喊一叫一插手,当然会影响他的专注力,也会减少他的探索欲望,而且家长帮忙越多,孩子独立性越差,造成他的依赖性。比如,他以后做事容易不能坚持,做一会没有成功,就急于向你求助。所以,不要打扰孩子的专注,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吧。 镜头三:打扰,使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兴趣 动物园猴山周围,很多的游客,一个5岁的小男孩高兴地在看里面爬高跃低的小猴子,兴致勃勃。一旁的爸爸说:“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要不然就看不完了”。小家伙不为所动:“看猴子,看猴子,爸爸你看猴子还会用矿泉水瓶喝水呢!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着一边又开始催:“快走了,这有什么好看,看了半个小时还不过瘾!” 专家分析:家长不要小瞧孩子,每个孩子都具备专注的品质。一个5岁多的孩子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猴子,一个2岁多的孩子可以看半个小时的河马,这不但常,亦且可喜。当孩子专注于观察的时候,家长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孩子蓬勃的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孩子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探索的乐趣。蒙台梭利说:“活动是儿童人格的一部分,儿童必须使用他的感觉,透过活动来发展自己。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 别打扰孩子做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和协助者 在自由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的能力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总是充满了干扰的因素。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教育心切”的心情,做孩子的观察者与协助者,孩子能够独立玩耍的时候,不管他的玩法是否符合你的满意度,你都要耐心的欣赏,孩子需要你一起玩的时候你要积极的参与,当他有困难的向你提出帮助请求的时候,你可以引导他解决。孩子不喜欢你扮演“教师”角色,而是希望你是观察者、协助者、鼓励者,这样孩子的独立性会得到培养,专注力也会充分发展。为了保护孩子的注意力,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 ![]() ![]() ![]()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