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健康指南: 秋季养生 小儿药膳方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915次


      秋天小孩怎么“养”好?

      秋天从农历的7月开始,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如何让宝宝适应这样的天气转换呢?

      秋季保健重点:滋阴润肺

      秋天从农历的7月开始,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前45天,为“立秋”、“处暑”、“白露”3个节气,此时暑热未消,秋阳似火,但早晚有秋凉;后45天,为“秋分”、“寒露”、“霜降”3个节气,此时暑热已消,秋凉渐渐加重而转寒。

      “秋燥”为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而自然界的变化则由“生长”转为“收藏”。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深秋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主要特征。

      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才不至于“肝气犯肺”。因秋气燥,容易有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症状,所以要滋阴润肺,要多喝水且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秋天食材药材宜忌

      小儿养生应顺应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抑肺扶肝、增酸减辛。秋天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多喝开水、豆浆、果汁。新鲜蔬果具润燥通便的功能且富含水分,多食可补津液。梨子、柿子、甘蔗、枇杷、胡萝卜及莲藕等为秋季适宜的养生蔬果。

      常用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黄芪、党参、白朮、人参、茯苓、苍朮、薏苡仁。

     

    共2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