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教什么?找谁教?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591次 |
一位中国朋友对我说:“我们的家长最重视孩子的教育,穷什么也不会穷孩子的教育!” 一位外国朋友对我说:“你在中国,搞教育最能赚钱,特别是搞早教!” 这两位朋友互不相识,我不怀疑他们是在一弹一唱,但我不搞早教,不期望靠它赚钱。我搞的是亲子教育研究,看着家长毫不吝惜地在给孩子烧钱,我免不了要瞪大眼睛:“早教?找教?教什么?怎么教?用钱买来就是早教吗?” 对于家中独苗宠爱有加,愿意牺牲一切来抚育他成才,这是人之常情,我们都能谅解。许多家长以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未来,虽然是出于关心与爱护,但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令孩子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而威逼利诱,让孩子在疲劳和厌倦中不得不勉强去上这个班那个班,到头来会不会“竹篮打水”? 谁来教? 谁来教?教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三个问题都决定于家长对早教意义的理解。 早教的目的简单地说有6点: 1.促进大脑发展和身体成长,让孩子越来越聪明,身体越来越灵活; 2.促进感觉统合,使孩子在入学后具有最佳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3.发展孩子的适应力、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思考力,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孩子具备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 5.培养良好的习惯,能辨别是非,具备一定的生活管理能力,特别是时间管理能力; 6.懂得保护自己,能避开危险,抗拒诱惑,记住主要的电话和家庭地址,知道危急时如何求助。 从这六点看,就知道“谁来教”了——当然是家长了。除非是家长因某种原因无法负起教育孩子的任务,那么选择较好的托班或亲子园来代劳,这样的话,早教就变成“找教”了。 教什么?怎么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不是个简单的话题,这里,我只能提出几个要点作为讨论的依据: 1. 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有效刺激,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加速连接。 孩子是否聪明,决定在0至6岁期间的大脑发展。大脑皮层布满着无以计数的神经元,但只有在有效刺激下神经元才会通过突触相互连接,这个连接过程,0至3岁最为活跃,没连接的神经元就会很快报废,而在6岁以后,大脑的成长就逐渐平稳,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小。 那么父母怎样协助孩子修炼出一个更聪明的大脑,就成为早教的第一个目标。怎么教?拿什么教材来教?必须记住:这绝不是老师教学生,一个说,一个听!其实就是引导宝宝做一些活动或和宝宝做些游戏。换句话说,不同的刺激作用,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材及教学法。 2. 有规划地引导孩子通过各种动作类游戏,促进身体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心智成长。 宝宝锻炼身体的目标和作用都和成人不同,所以机械式的早操或激烈的跑步都不适合,基本上要通过不同的游戏来进行。那么怎么锻炼?在科学化的设计下,通过动作类游戏来促进及改善肌肉张力、前庭系统及侧化发展,加速感觉统合和左右脑神经回路的连接,直接强化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 3. 通过竞赛类游戏、操作性游戏或活动、实地观察和体验等方式来进行认知教育。 这些游戏或活动,在进行上决不能按照一教一学的教育模式进行,而是让孩子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概念,使用新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力,促进了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记忆力和表达力,在这同时,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意义,提高了沟通能力。 4. 通过游戏和生活体验,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管理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适应环境、利用资源和避开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为了玩得尽兴,孩子们也自觉地做好时间管理和养成珍惜游戏器材、玩具的良好习惯。 上述四个方面,都可以称为早教,它有几个特点: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