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纤维展|2026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展 |
发布日期:2025/10/21 发布者:youjingchao 共阅7次 |
2026第13届上海国际碳纤维复合材料展览会
2026年10月12-16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
![]()
引领材料革新,驱动产业未来
碳纤维材料已成为全球大国竞相角逐的战略高地。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一国在高端制造、国防安全与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从全球战略视野看,掌控先进的碳纤维技术与产业链,意味着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尖端装备等未来产业中掌握了核心命脉。当前,全球碳纤维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其驱动力源于全球性的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升级浪潮。在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它是保障效率的关键;在汽车轻量化进程中,它是提升续航的基石;在低空经济崛起的背景下,它更是飞行器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片蓝海市场蕴藏着万亿级的商机。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际碳纤维复合材料展览会的举办,其意义远超普通的行业集会。它旨在打造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协同平台,不仅是为了展示尖端科技、对接供需双方,更是为了汇聚全球智慧,共同破解“卡脖子”难题,加速创新应用落地,强化产业链韧性。本届展会是洞察全球技术风向、捕捉前沿市场商机、融入顶级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窗口,对推动全球碳纤维产业的协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为全面赋能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南北布局与跨领域应用,2026第13届中国国际碳纤维复合材料展览会匠心打造双城联动格局。上海站将于2026年10月12-1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隆重举行,并深度融入享有“中国工业第一展”盛誉的第2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体系。并作为工博会旗下“新材料产业展”的核心专区,本届展会将充分借助工博会带来的庞大高端制造业观众资源,为参展商与来自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决策者构建绝佳的对接平台。
与此同时,深圳站将先行于2026年6月10-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办。深圳站不仅作为华南地区至关重要的行业盛会,与新材料展同期联动,更将与导热散热材料展协同共生,精准聚焦5G通信、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产业对碳纤维在结构功能一体化(特别是热管理领域)的前沿需求,为参展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两站展会南北呼应,资源共享,共同为您呈现一场覆盖全产业链的年度行业盛宴。
上届回顾
上届展会深圳站于2025年6月4-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上海站于2025年9月23-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举办,吸引了众多知名品牌如中航复材、上海石化、上海建材、华谊集团、光威复材、恒神股份、吉林化纤、中复神鹰、山东玻纤、东丽、巨石、宏发纵横、南宝复材、埃尔泰克、达姆斯检测、精功科技、星瑞等行业领军企业,展出了材料成型、制备、加工、应用、检测等多方面先进材料,为新材料领域提供面对面交流与合作的绝佳机会!
目标观众
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上风电、体育休闲、空中交通、海洋船舶、防腐管罐、压力容器、轨道交通、汽车、国防、建筑、能源等企业代表及相关负责人。
展品范围
一、核心材料与基体
碳纤维原材料:小丝束、大丝束、沥青基纤维
树脂基体:环氧树脂、热塑性树脂、生物基树脂
辅助材料:上浆剂、阻燃剂、导热填料、界面改性剂
二、半成品与预制体
增强织物:单向布、编织布、多轴向经编织物、3D立体编织预制体
预浸料:热固性预浸料、热塑性预浸带、快速固化预浸料
预成型体:RTM用预成型体、热压罐专用预制件
三、制造装备与工艺
成型设备:热压罐、RTM注胶机、自动铺带机、缠绕设备
加工设备:水刀切割机、激光加工中心、复材专用CNC
模具技术:镍合金模具、复合材料模具、3D打印随形冷却模具
四、终端应用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壳体、碳铝混合车身、氢能储罐IV型内胆
航空航天:无人机一体机身、卫星支架、客机舱门
风电能源:超长叶片碳梁、轻量化机舱罩、海上风电平台部件
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轻量化骨骼框架、驱动外壳
高端医疗:碳纤维轮椅、CT床板、骨科植入物载体
消费电子:折叠手机转轴、笔记本电脑壳体、VR头盔骨架
五、检测与回收技术
无损检测:工业CT扫描仪、激光超声设备、红外热成像系统
性能测试:复合材料万能试验机、疲劳测试台、冲击试验仪
回收再生:热裂解回收线、机械粉碎设备、再生纤维增强制品
六、数字化与软件
设计仿真:复材结构优化软件(Fibersim)、铺层仿真平台
智能工厂:MES生产管理系统、AI质检云平台、数字孪生系统
参展联系我们
联系人:姚 老师
手机/微信:159 2108 9962(微信备注公司名参加碳纤维展)
电话:021-6047 2525
大会网站:www.sia-castor.com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